close
〈理性選民的神話--為什麼民主制度選擇糟糕的政策?〉

多年前就耳聞這本書,片片斷斷在各方論文中,讀到了引述的片段。
為什麼民主制度卻選擇出糟糕的政策?我個人偏好第四章古典公共選擇與理性無知的失靈,以及第五章理性的胡鬧,而我在以前,也嘗試用上述觀點,解釋我在跑選舉新聞或政治新聞時,所思所見的現象。
在政治領域中,選民其實並沒有想像中,對政策抱持高度關心與監督,主因在於蒐集與分析政策,或是政治人物之政見,必須花龐大的成本,該成本之支出,遠大於投一張票,所能期待的利益或邊際效應小,在理性決策下,遂放棄了對政策或政治人物政見的深層監督,縱使有所監督或關心,也流於表面。
另一方面,各利益團體所追逐的利益,縱使造成他人之傷害或損失,其傷害由選民分攤,損失也就分散了,誰會為了幾元的利益損失去抗爭?抗爭的成本,還是遠高於利益損失,相對而言,利益團體之利益,縱使不是很高,但分配給團體的成員,還是值得花時間與精神去追求...
這就說明了,為什麼胡志強去年五都首長選舉前,不斷開出中橫公路將會開通的政見,這條路確實為梨山帶來很大的觀光消費效應,在利益下,農民不斷開墾山坡,種植大量的梨子、茶與蘋果,大量施用農藥與肥料,德基水庫淤積且優氧化,我記得當時梨山產值不到一億元,水庫淤積等損失,每年卻要花數億元整治。
30年前就有學者建議開放蘋果進口,目的就是打擊梨山蘋果,讓德基水庫能喘息,921地震後,被震垮的中橫公路,也基於上述理由而不復建。
梨山約有二千張選票(我沒記錯的話),選舉前不斷要求中橫開通,胡志強也大開支票,客觀論之,梨山居民開通之議攸關生存,開通之議也無可厚非,政治人物也樂得大開支票,問題是,開通之後恐再度上演的水庫淤積與優氧化,這項成本由誰負擔?
另一個問題是,這筆負擔與損害支出,如果真的由人民共同承擔,你會為了區區幾百元或上千元的潛在損失,向胡志強抗議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j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